1983年4月11日,在上海安亭,第一辆CKD桑塔纳轿车驶下生产线。仅仅三年时间,桑塔纳便完成了国产10000辆的任务,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,堪称一个奇迹。随后,桑塔纳便在中国开启了辉煌的一生,风靡大江南北,持续畅销30多年。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“拥有桑塔纳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,至今仍被许多车迷津津乐道。
时代选择了桑塔纳
作为中国第一辆合资轿车、中德合资合作的开端,桑塔纳注定被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。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桑塔纳其实并非当初中德双方合作考虑的首选车型。当时人们更青睐于丰田皇冠、日产公爵王,即使提到德国车,也会首先想到奔驰。那么,为何最终“花落”桑塔纳?
上世纪八十年代,在中德双方合作之初,被称为“中国汽车工业之父”的饶斌就建议:中国真正需要的车型,并非大奔,而应是一款经济、安全的汽车,不只为公务领域服务,还要走进老百姓生活。根据当时的国情,中方明确引进车型是中级轿车,而且车型使用场景也要非常宽泛,要尽可能的覆盖公务、商务、公共出行等层面。
按照这样的诉求,车型就需要具备全面领先的素质,在中方挑选合资轿车的方案时,同时对比了同级别的奥迪80等多款车型,综合判断下,无论是外形设计、空间大小,还是技术实力、车身结构的安全性等方面,桑塔纳都是最优之选。而后桑塔纳在中国的成功,也证明了中方的独到眼光和双方的决定完全正确。可以说,是时代选择了桑塔纳。
但是,从敲定引入桑塔纳到第一辆桑塔纳成功组装下线,这一路也历经了诸多波折。
一代神车何以炼成
第一辆桑塔纳下线之前,上汽大众合资项目经历过挫折。其中,最难跨越的坎就是“一下二停三撤”:一是国民经济调整,“年产15万辆”的合资项目太大,要下;二是德国大众财政困难,要停;三是国内观念跟不上,要撤。重重困境之下,项目组为了长远发展考虑,决定将规模压缩至2万辆,同时用所获利润再投资的滚动发展方式,终于力排万难,保住了项目。
对此,1983年德方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D轿车,甚至下发了最后通牒——当场拍不了板,谈判就中止。面对这一要求,时任上海市机电一局局长的蒋涛向市领导请示后当即拍板:“可以!”于是,在当时国内极其有限的汽车生产条件下,7位工人师傅在上海的总装车间里,仅靠着葫芦吊、锉刀、榔头等工具,加班加点,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手工拼装出了第一辆桑塔纳。
网友热议 人参与